乐普医疗:消费医疗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元描述:乐普医疗上半年业绩不佳,药品业务受“四同政策”影响严重,医疗器械业务增速放缓。公司将目光转向消费医疗领域,并加码创新药研发,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但面对集采和医疗反腐的双重压力,乐普医疗能否成功转型,仍需时间验证。
简介:
作为国内领先的心血管医疗器械企业,乐普医疗近年来面临着多重挑战。上半年,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药品业务受“四同政策”影响尤为明显。为了应对困境,乐普医疗将目光转向消费医疗领域,并加码创新药研发,但能否成功转型,仍需时间验证。本文将深入分析乐普医疗的经营现状,探讨其发展方向,并展望其未来前景。
药品业务:四同政策下的阵痛
作为乐普医疗的传统优势业务,药品板块在2024年上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四同政策”的实施,导致药品零售发货受阻,药店营销投入降低,药品板块营收同比下降29.05%,成为三大板块中降幅最大的板块。
“四同政策”是指同通用名、同厂牌、同剂型、同规格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政策出台的初衷是规范药品市场价格,杜绝价格歧视和窜货现象。然而,对于乐普医疗来说,该政策却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乐普医疗旗下的阿托伐他汀(优力平)是受“四同政策”影响最大的品种。由于院内价格较低,但渠道管控困难,优力平存在渠道窜货问题,导致电商终端价格低于公司电商指导价,造成药店和电商之间存在较大价差,进而影响了药店销售。
乐普医疗方面表示,为了应对“四同政策”带来的冲击,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严控医疗机构渠道的药品发货,消化渠道库存等。但预计梳理渠道价格和消化渠道库存,可能需要1-2个季度。
医疗器械:创新产品能否撑起一片天?
医疗器械是乐普医疗的另一大主要业务板块,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3.01%。尽管如此,该板块毛利率同比增加4.85个百分点,达到72.06%。
乐普医疗的核心业务板块是心血管植介入,上半年实现营收11.51亿元,同比增长16.92%。其中,冠脉植介入业务实现营收8.51亿元,同比增长10.21%;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实现营收2.49亿元,同比增长53.63%。
冠脉植介入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切割球囊和药物球囊集采的放量;而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未来有望受益于房间隔可降解封堵器、房间隔射频+机械穿刺针陆续获批。
乐普医疗在医疗器械板块的创新产品组合,如切割球囊和药物球囊,在集采后获得了快速的营收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创新产品也面临着集采的风险。
此外,医疗反腐的不断深入也将对乐普医疗的医疗器械业务带来不小的挑战。
消费医疗:乐普医疗的“新希望”?
面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业务的压力,乐普医疗将目光转向了消费医疗领域。公司在眼科、皮肤科和口腔领域加大投入,期望开拓新的增长点。
眼科领域,乐普医疗旗下兴泰普乐自主研发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多功能护理液和除蛋白护理液已获批上市。另一项产品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正处于I期临床,计划今年进入Ⅲ期临床。目前,眼科领域已有7款自研产品获批上市,新型角膜塑形镜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皮肤科领域,乐普医疗在研品种聚乳酸真皮注射填充剂等四类产品进入注册申报阶段,含聚左旋乳酸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含聚己内酯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则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口腔领域,乐普医疗旗下拥有U型咬胶、标准式正畸金属托槽、双层TPU矫治器等齿科产品,还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齿科正畸矫治器和口内扫描领域,并自主研发种植牙。
乐普医疗布局消费医疗领域,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避集采的风险。毕竟,消费医疗领域不受集采影响,市场空间也相对较大。
创新药研发:乐普医疗的“加码”之举
为了提升药品业务的竞争力,乐普医疗加码了创新药研发。公司参股心血管创新药公司上海民为生物,并最终实现控股。民为生物聚焦心血管、内分泌、代谢疾病及其并发症等领域,拥有GPCR激动剂筛选平台LAGMA和RAF超长效分子开发平台。
目前,民为生物自主研发的GLP-1/GCGR/GIP-Fc融合蛋白MWN101已分别开展针对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的Ⅱ期临床试验。此外,新药MWN105已正式申报IND,MWN109即将进入IND申请阶段。
乐普医疗加码创新药研发,是其应对药品业务挑战,寻求新的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但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能否成功尚需时间验证。
结语:乐普医疗的未来之路
乐普医疗上半年业绩不佳,药品业务受“四同政策”影响严重,医疗器械业务增速放缓。公司将目光转向消费医疗领域,并加码创新药研发,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但面对集采和医疗反腐的双重压力,乐普医疗能否成功转型,仍需时间验证。
乐普医疗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三大主营业务的增长?如何应对集采和医疗反腐的挑战?如何抓住消费医疗领域的机遇?
乐普医疗未来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公司能否成功转型,最终取决于其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持续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1. 乐普医疗上半年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乐普医疗上半年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药品业务受“四同政策”影响严重,医疗器械业务增速放缓。
2. “四同政策”对乐普医疗的影响是什么?
“四同政策”导致乐普医疗药品零售发货受阻,药店营销投入降低,药品板块营收同比下降29.05%。
3. 乐普医疗如何应对“四同政策”带来的挑战?
乐普医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严控医疗机构渠道的药品发货,消化渠道库存等。但预计梳理渠道价格和消化渠道库存,可能需要1-2个季度。
4. 乐普医疗布局消费医疗领域的目的是什么?
乐普医疗布局消费医疗领域是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也是为了规避集采的风险。
5. 乐普医疗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有哪些进展?
乐普医疗参股心血管创新药公司上海民为生物,并最终实现控股。民为生物自主研发的GLP-1/GCGR/GIP-Fc融合蛋白MWN101已分别开展针对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的Ⅱ期临床试验。
6. 乐普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乐普医疗未来将继续深耕心血管领域,同时积极布局消费医疗和创新药研发,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